食用油的真相 – 榨油篇(二)化學「萃取法」

食用油的真相-萃取法
有看過之前在 Line 群組之間瘋傳,有關化學油的文章?當時還引起了不少的討論,連衛福部都出來澄清說是假消息。
但其實,市面上大多數的食用油,還真跟化學脫離不了關係呢…….

食用油榨油的化學方法 -「萃取法」

前一篇,我們聊了物理方式榨油的方法,這一篇,我們就來談談「化學的萃取法」。

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油品,都是來自這種「萃取法」,例如往們常見的芥子油、大豆油、葡萄籽油等,這類油品的原料含油率都極低,用物理方式壓榨,出油量太低,不符合成本。這類油脂當然也有冷壓初榨的,但價格就真的比較不親民。煮夫張曾經在歐洲看到過冷壓初榨的葡萄籽油,小小一瓶250ml,就要價約台幣1500元了。

而這種化學萃取法的好處是:產量大,成本低所以售價便宜。但是一些營養素,也會被去除掉,例如珍貴的抗氧化物等「植化物」、卵磷脂等就被去除了。

食用油的萃取法要怎麼「萃取」?

萃取法,就是把榨油原料(例如:大豆、葡萄籽、葵花籽等)先破碎壓扁後,將其煮熟,再以「化學有機溶劑」將這些原料所含的油脂「萃取」出來的方式。

油脂萃取出來後,將含有化學溶劑的油品,透過精煉的過程,將化學溶劑去除至政府規定的安全標準以下。

現在世界各國在以「萃取法」製油時,所允許使用的「有機溶劑」多為「己烷(正己烷)」,什麼是己烷?對我們的健康會不會有影響?

什麼是「己烷」?有什麼淺在風險嗎?

現在世界各國以萃取法製油時,所允許使用的「有機溶劑」多為「己烷」,也稱「正己烷」,我們台灣也是。

己烷本身是屬於第二類有機溶劑,為石油提煉的產物,具有毒性,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。

依照政府「加工助劑衛生標準」的規定,目前依法允許使用的溶劑是「己烷」,允許殘留量是小於0.1ppm。

當然,衛福部食藥署也表示,若能符合政府標準,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
參考資料:衛福部食藥署網站-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newsContent.aspx?id=21888&chk=47971c5f-ca21-4470-bc06-bd012e46cf62)

全國法規資料庫-https://law.moj.gov.tw/LawClass/LawAll.aspx?pcode=L0040131

「己烷」在「物質安全資料表」的化學性質與可能為害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裡(http://orglab.thu.edu.tw/MSDS/037.pdf)。

資料表裡面的「危害警告訊息」中,有幾點是我比較在意的,包括:

(一)懷疑對生育能力或胎兒造成傷害

(二)長期或重複暴露可能會對器官造成傷害

(三)如果吞食並進入呼吸道可能致命

化學萃取法是目前大宗的植物性食用油的萃取方式,雖然不管是政府還是專家都告訴大家,這種方法所生產的食用油,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,但想到很多其他先例,煮夫張著實沒有勇氣拿它來做菜給家人吃,雖然化學萃取油真的便宜很多~

選擇適合自己及家人的油
許多東西在發明之初,真的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,但後續研究,才發現其對人體與環境可能的傷害

有時候現在沒問題,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現問題

像是「不完全氫化植物油」的發明,給人們帶來「看似」健康、美味、方便、便宜的新選擇,但在多年後,才發現其所產生的「反式脂肪」,對人體可能的傷害。但是,人們已經吃很多年了。

另外,大家知不知道DDT?這是一種便宜又高效的殺蟲劑,1940年代上市,1950~1980年代被大量使用在農業及家庭除蚊除蟲上,在1960年代,開始有科學家發現DDT會累積在動物體內,對生態造成極大的傷害,到了1970年開始,先進國家開時紛紛禁用DDT,一直到現在,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禁用DDT,甚至世界衞生組織WHO還將DDT定為二級致癌物。

談完物理的「壓榨法」及化學的「萃取法」,對於我們每天食用油怎麼來的,應該都有基本認識了,相信您對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與家人的食用油,也有了初步的想法

下一篇,讓我們來了解製油的下一個製程,「食用油的真相 – 精煉篇」